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蚊媒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,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,横荷街道创新工作方法,构建起“街道统筹、村社区落实、网格员包片”三级联动防治体系,全面动员各方力量,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防控工作,形成了全民参与、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。
一、网络管理到人,“敲门行动”除死角。横荷街道打破传统行政壁垒,构建起“街道统筹、村社区落实、网格员包片”三级联动防治体系,将领导班子成员、驻村干部、社区干部、党员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等多元力量全部纳入网格管理,实现“入网入格”、责任到人。同时,联合区直机关下沉干部、卫生院医生组成攻坚队伍,开展“翻盆倒罐清积水”行动,实现全辖区无死角宣传与防护。行动中,各级网格员既当宣传员又当战斗员,边讲解边清理,深入背街小巷、房前屋后、天台院落等卫生死角,逐户排查,耐心劝导居民清理闲置容器、废旧轮胎、花盆托盘等各类积水容器,有效提升了居民对蚊媒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和参与度。自疫情暴发以来,已组织开展三次长期性、全员性的大型爱国卫生运动,形成了常态化工作机制。据统计,自7月开展防蚊灭蚊行动以来,横荷街道出动1.8万人次开展防控工作,累计清理各类积水点约40万处,清除卫生黑点超8千处,清理垃圾超5千吨,排查废品回收站55家。
二、医力下沉一线,设施提质固基础。一是横荷街道充分依托横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专业医疗机构,创新组建了由85名家庭医生构成的“网格健康顾问团”。这些专业医疗力量主动融入基层网格,线下走访入户宣传,线上加入各小区业主微信群,利用专业知识为居民提供在线咨询和指导服务,通过“线上线下”相结合的模式,有效发挥了专业医疗资源的优势,提升了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。二是推动设施提质。我街下放超1000个新垃圾桶到村(社区),替换脏乱的旧垃圾桶,提升垃圾清理点的环境,并针对重点区域垃圾池确保一日多清,目前全辖区垃圾清运每日超100吨。
三、消杀培训扩能,应急响应有保障。为提升专业化防控水平,横荷街道组建了一支消杀突击队,由横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,目前消杀突击队从早期的12人扩大到22人,确保一旦疫情发生能够及时响应、科学处置。同时,街道扩大培训覆盖面,对来自小区物业、学校、企业的98名骨干人员,以及村(社区)的22名干部开展集中强化培训,该批骨干力量成为各自网格内的“消杀专家”,并带动更多人员规范开展消杀工作。从7月起,针对村道巷道、公园广场、农贸市场、沟渠草丛等重点区域,灭杀蚊虫面积达1832万平方米,极大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状况。
四、宣传声入万家,全民参与齐防控。横荷街道组织力量“进村入户”,挨家挨户敲门宣传,累计派发宣传材料25万余份。同时,创新运用“乡村大喇叭”、移动小喇叭、流动宣传车等传统宣传方式,在街头巷尾、田间地头播放方言版和普通话版宣传音频,确保防控要点“声”入人心。此外,街道发动全体居民参与统一灭蚊行动,向群众派发灭蚊片或蚊香等药物,组织统一时间在家中点燃,全辖区全员投身消杀灭蚊工作。